【十堰东大肛肠医院正规吗?】胃息肉严重吗?做胃镜发现有息肉怎么办?

2025-02-10 17:25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3849

  总是胃痛、胃胀、恶心,还常常感觉消化不良,去医院一查胃镜,竟然发现了胃息肉!

  到底该不该除掉胃息肉?哪种胃息肉要引发高度警惕?胃息肉恶变的几率究竟有多大?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胃息肉是什么?

  胃息肉主要是指粘膜隆起、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物。经病理学者反复讨论,将胃息肉定义为粘膜的局限性病变且向胃肠腔内突出者。其大体表现、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可各有不同。大部分胃息肉是因其他原因行胃镜检查而无意中发现的。

  山田分型:将胃内隆起性病变按其形态的不同,不论其性质分为四型。

  I型:呈丘状,隆起的起势部较平滑而无明确的境界;

  Ⅱ型:呈半球状,隆起的起势部有明确的境界;

  Ⅲ型:有亚蒂,隆起的起势部略小,形成亚蒂;

  Ⅳ型:有蒂,隆起的起势部有明显的蒂部。

  长了胃息肉会有哪些症状?

  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出现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腹胀、不适,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等。

  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少见。

  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的表现。较大息肉生长于贲门附近时可有吞咽困难。

  哪类人群容易得胃息肉?

  胃息肉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与家族遗传因素、炎症及其他慢性刺激、饮食成分(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素)等因素有关。

  胃底腺息肉是胃息肉最常见的类型,分为散发的或息肉综合征型,前者与长期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使用有关。但研究发现,服用PPI不到12个月的时间内,胃底腺息肉发生率并没有增加,后者多见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中。

  增生性息肉的形成与酸返流相关,常为胃食管返流病患者,主要见于贲门,治疗胃炎后部分可消退。

  另有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增生性息肉在绝大多数病例中都有消退。

  因此,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或者服用特定药物的人群要特别关注,定期复查胃镜。

  胃息肉是胃癌的前兆吗?

  不少人做胃镜检查发现长有息肉,他们常产生这样的疑惑:胃息肉这种病危害大不大,会不会发生恶变?

  根据病理分型,胃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两大类。

  那么,各种类型的息肉都会恶变吗?不是的!

  一般来讲,息肉越大,恶变率越高;息肉数目越多,恶变率越高;息肉的病理分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恶变率越高;带蒂的腺瘤样息肉恶变率较低,而广基腺瘤样息肉恶变率较高。

  健康提示:胃息肉一经发现,应做病理活检,以明确息肉类型,如果是肿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以绝后患;如果是非肿瘤性息肉,则可依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责任编辑:赵硕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生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