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届全国爱耳日武汉民生耳鼻喉医院公益主题活动顺利举行

2025-03-04 17:56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819

  随着社会环境复杂、噪音污染加剧、不良用耳习惯普遍,耳部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为提升公众认知、推广护耳理念、降低听力障碍发生率并提供精准医疗服务,由武汉市聋人协会主办、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承办的“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公益活动,于3月3日全国爱耳日当天顺利举办。武汉市聋人协会主席魏尚茹、武汉市聋人协会副主席谢梦妮、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医疗院长姚行齐、运营院长陈前进、行政院长陈洪俊等领导亲临活动现场。

  (武汉市聋人协会主席魏尚茹致辞)

  活动中,武汉市聋人协会主席魏尚茹女士首先致辞,感谢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的精心组织。她表示,近年来,聋人群体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沟通障碍、就业歧视、教育资源不足等挑战。希望此次活动能为听力障碍者带来帮助,协会也将继续努力,为大家争取更多权益,并鼓励大家勇敢追梦,永不放弃。

  (武汉市聋人协会副主席谢梦妮讲话)

  武汉市聋人协会副主席谢梦妮以手语表达了对活动的支持。她指出,聋人群体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包容与支持,希望社会各界进一步推动手语普及,提供更多无障碍沟通服务,并呼吁医疗机构和科技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帮助聋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医疗院长姚行齐讲话)

  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医疗院长姚行齐先生代表医院感谢聋人协会的支持,并强调听力健康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本次活动正是希望通过专业医疗服务和科普宣传,让更多人关注耳部健康,实现清晰聆听、无碍沟通的美好愿景。

  01

  『健康行动:专业服务惠民生』

  活动当天清晨,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门诊大厅就已经被前来参与活动的市民的热情所填满。门诊专家挂号处,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为市民登记信息,引导他们挂号就诊。

  在电子耳镜室,医护人员严谨细致地操作着耳镜,深入探查患者的外耳道及鼓膜情况,对任何细微的病变都绝不放过。电测听室内,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令,认真接受精准的听力测试。

  医生们耐心询问市民关于耳鸣的症状、发作频率等细节,并为患者进行声导抗检查,力求全面准确地掌握患者的耳部健康状况。

  品牌助听器验配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多家人工耳蜗厂家携最新产品亮相,专业人员为听障人士提供咨询服务,详细解答有关适配、手术及康复等方面的疑问,为他们带来聆听世界的新希望。在耳部健康知识宣传区,专家们积极普及爱耳护耳知识,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护耳意识。耳瘘专家也在现场为受耳瘘困扰的市民答疑解惑,详细讲解耳瘘的相关知识并给出科学合理的康复建议。

  02

  『多方协助:政策惠民暖人心』

  本次“健康聆听 无碍沟通”公益活动,汇聚多方力量,不仅获得了多家知名听力设备厂商的大力支持,还推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让公益服务切实落地。在活动政策方面,福利满满。专家挂号免费,为市民省去挂号烦恼;耳内镜检查、听力检查、耳鸣检查也统统免费,助力市民全面了解耳部健康状况;更有助听器验配免费试戴服务,让市民亲身感受助听设备的效果。

  活动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以下优秀企业的参与:

  1.澳科利耳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

  2.领先仿生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3.美笛乐听力植入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4.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5.瑞声达听力设备有限公司

  6.索诺瓦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7.西万拓听力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8.声佗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这些企业带来先进的听力辅助设备,还派出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帮助市民挑选适配的助听设备,以科技之力,温暖听障群体。

  03

  『展望未来:公益之路不停歇』

  此次全国爱耳日公益活动的成功举办,在市民中引发了强烈共鸣,收获了广泛好评。众多市民表示,通过参与活动,不仅获得了免费的全面耳部检查,还学到了实用的爱耳护耳知识,更深刻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耳部健康问题的关心与关爱。

  武汉市聋人协会主席魏尚茹指出,未来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加大耳部健康公益投入,推动科学护耳理念深入人心。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党支部书记兼院长刘进强表示,医院将在协会的指导下,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科普宣教,为市民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听力健康保障。

  爱耳护耳,任重道远。武汉市聋人协会与武汉民生耳鼻喉专科医院将携手社会各界,持续深化公益行动,让科学护耳理念惠及更多人群,让清晰聆听、无障碍沟通成为每个人的日常,共同守护“听”见美好的权利。

  咨询热线:027-82788620或027-82666555

  医院地址:汉口竹叶山转盘黄孝河路107号(发展大道与黄孝河路交叉口)


责任编辑:赵硕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生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