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创新量质同步增长
国家科技部部长王治钢在国家新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十三五" 期间,国家科技界贯彻落实新的发展观,全面贯彻创新带动的发展战略,坚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质量和质量相当,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王治钢说,过去五年,中国全社会的研发支出从 1.42 万亿元增加到 2.21 万亿元,研发投入力度从 2.06% 提高到 2.23%,基础研究经费增加了近一倍,科技市场合同金额翻了一番,全球创新指数从 2015 年的第 29 项跃升至 2020 年的第 14 项。
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量子信息、铁基超导电性、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原创成果。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北斗导航环球网、C 919 首次成功飞行,乌孔、墨子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磁约束核聚变、散裂中子等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国家实验室布局加快。
我们将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层次融合,支持和引导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果。在移动通信、新药和核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复兴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5G、人工智能、区块链、新能源等,加快了应用速度。21 个国家级自主开发区和 169 个高新区已成为地方创新与发展的 "领头羊"。高科技园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五年内增长了 50% 以上。高科技企业从 79000 家增加到 225000 家。
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推进国家科技管理机构改革,完成创新型发展的高层设计,基本建立科技体制改革的主体结构,实施七项措施,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科技创新委员会、成果转化指导基金、公共创造空间等,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逐步成为科研主力军。建立以创新能力和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引入国际同行评价,推动建立工作许可证、人才签证、永久居留衔接机制,在国外开展高端人才服务试点。
我们将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公开科技合作格局,进一步加强政府间创新合作对话,深化科技合作计划的实施。